标签 架构 下的文章
70 | 怎么写设计文档?
66 | 架构老化与重构
架构的老化
功夫皆在平常
我们不能指望有一天架构水平会突飞猛进。架构能力提升全靠平常一点一滴地不断反思与打磨得来。
架构老化源于什么?
添加新功能的时候,功能需求不在框架的范围之内,很多功能代码逃出框架范围之外
64 | 不断完善的架构范式
开闭原则包含以下两层含义:
- 模块的业务要稳定
每一个模块都应该是可完成的
- 根据模块的复杂度来决定。简单的通过回调或者接口的方式开放出去,复杂的通过插件机制将系统分解成“最小化的核心系统和多个正交分解的周边系统”事实上回调函数或者接口本质上就是一种 事件监听机制 ,所以它是插件机制的特例。
63 | 接口设计的准则
如何做接口设计?
62 | 重新认识开闭原则 (OCP)
架构分解中有两大难题:其一,需求的交织。不同需求混杂在一起,也就是存在所谓的全局性功能。其二,需求的易变。不同客户,不同场景下需求看起来很不一样,场景呈发散趋势。
61 | 全局性功能的架构设计
在架构设计中,我们会有一些难啃的骨头。其中最为典型的,就是全局性功能
60 | 架构分解:边界,不断重新审视边界
IO 子系统的需求与初始架构
接口是业务的抽象,同时也是它与使用方的耦合方式。在业务分解的过程中,我们需要认真审视模块的接口,发现其中 “过度的(或多余的)” 约束条件,把它提高到足够通用的、普适的场景来看。